近日,我校人工智能应用学院学生张怡的设计作品《纸卷重阳·鹤寿长卷》,在2025年“华夏奖”文化艺术设计大赛中荣获设计银奖。该作品由刘永杰、张圆圆两位教师指导,是我校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与传统文化创意深度融合取得的又一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不是我校学子首次在相关领域斩获佳绩。近期,学校人工智能应用学院李欣怡同学的AI作品《中秋城市记》在同一赛事中荣获金奖,张珈文同学的AI作品《银河诗约》也荣获铜奖;在第八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人工智能应用学院4组教学团队斩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此外,由我校师生制作的《千年霍州馍》、成都地铁站《抚琴站》等宣传视频也成功登上央视平台。
“华夏奖”作为国内文化艺术设计领域的权威赛事,始终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作品《纸卷重阳·鹤寿长卷》紧扣重阳节“敬老祈福、鹤寿延年”的文化主题,巧妙融合传统纸艺、鹤寿意象与现代设计语言,构思精巧、意蕴深远。在创作过程中,李怡运用了AI绘画、智能构图与风格迁移等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完成了前期创意探索与视觉元素生成。
“创作过程中,我们并非简单使用AI生成画面,而是将其作为‘创意加速器’和‘灵感智库’。学生需要深入理解重阳节的文化内涵,然后借助AI工具进行发散性探索,最后通过扎实的手工技艺和精准的数字绘图进行深化与再创作。这是我校‘人工智能辅助设计’教学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指导教师刘永杰介绍道。
副校长王国炎表示:“这些成绩充分证明,我校在培养兼具传统人文素养与现代科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扎实进展。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技’与‘艺’的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标杆院校,培养更多善于运用最新技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明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
